大数据试验场论坛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大数据试验场论坛 论坛主席:姚益平 (国防科技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杨理想 (摄星/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大数据分析技术在防务领域中的应用 |
主持人:姚益平 | 会议厅 2-1 |
9:00-9:30 |
报告人:李勇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时空数据质量增强与行为预测技术 |
||
9:30-10:00 |
报告人:程帆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大数据信息理论的构想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钟燕飞 (武汉大学) 报告题目: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深度理解及典型应用 |
||
10:50-11:20 |
报告人:陈占龙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报告题目:大数据云平台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
CCF YOCSEF武汉观点论坛:AI时代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所在?
9月28日 上午 8:30-12:0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CCF YOCSEF武汉观点论坛:AI时代中美科技竞争的关键所在? 论坛主席:洪亮 (武汉大学) |
|||
8:30-8:35 |
嘉宾介绍 & 论坛背景介绍 |
主持人: 洪亮、黄宏 |
会议厅 2-2 |
8:35-9:05 |
报告人:彭绍亮 (湖南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超算的人工智能医疗和区块链技术 |
||
9:05-9:35 |
报告人:詹学 (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国产计算机生态现状 |
||
9:35-10:05 |
报告人:李兵 (武汉大学) 报告题目:数字经济下的机遇与挑战 |
||
10:05-10:20 |
合影 & 茶歇 |
||
10:20-11:40 |
思辨环节 嘉宾:彭绍亮、詹学、李兵、鹿泽光、李琳 |
||
11:40-12:00 |
小结 |
大数据金融与科技论坛
9月28日 上午 8:30-12:0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大数据金融与科技论坛 论坛主席:王健宗 (平安科技) |
|||
8:30-8:45 | 论坛主席致辞 | 主持人:王健宗 | 会议厅 2-3 |
8:45-9:10 |
报告人:吕慧 (天云大数据) 报告题目:表述学习对资管数据的高维量化 |
||
9:10-9:35 |
报告人:严骏驰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异步事件序列的建模与机器学习 |
||
9:35-10:00 |
报告人:董健 (奇虎360) 报告题目:AI时代金融大数据的挖掘与应用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45 |
报告人:薛正华 (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 报告题目:93%到99%:基于语境模型的高精度金融语音识别纠错 |
||
10:45-11:10 |
报告人:谭昶 (科大讯飞)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赋能普惠金融 |
||
11:10-11:35 |
报告人:国丽 (百分点) 报告题目:数据智能驱动金融普惠 |
||
11:35-12:00 |
报告人:王倩 (浪潮) 报告题目:面向大规模的典型HPC应用优化策略 |
云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论坛简介:面向云计算的网络化操作系统(云OS)是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是整个云计算产业的重要基础。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以Google/开源Hadoop为代表的单机系统扩展类和以亚马逊/开源OpenStack为代表的虚拟化类云OS及良性循环的应用生态,但国内尚没有统一的云OS内核和应用API标准,没有形成具备多层次一致标准的应用生态,极大限制了持续迭代创新和行业整体创新能力。此外,硬件技术的进步和不断发展的应用模式对云OS的实现带来了新的挑战,许多核心问题亟待解决。为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了“面向云计算的网络化操作系统”项目,旨在突破多粒度硬件元素池化、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基于新型设备的巨型虚拟机构建、容器的高效性能隔离、云OS度量评测等关键技术,研制基于软件定义的新一代云计算核心软件,最终形成云OS的API标准规范及应用生态体系。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取得了丰硕的从成果,完成了关键技术的攻关,定义出最小化云操作系统核心API,实现了与华为云、阿里云等典型云平台的对接,并在江南所大数据工程、荔湾区电子政务云、株洲职教云等项目中得到应用。本论坛将对项目所取得的关键技术成果进行介绍,内容涉及容器、虚拟化、资源管理、云OS评测等。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云操作系统关键技术 论坛主席:陈左宁 (清华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吴松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容器系统核心技术研究进展 |
主持人:武永卫 | 会议厅 2-4 |
9:00-9:30 |
报告人:戚正伟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分布式共享内存的“多虚一”资源聚合方法 |
||
9:30-10:00 |
报告人:胡春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任务混部的集群资源管理 — 资源利用率 vs. 性能保障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白晓颖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API语义建模的云服务自动化测试研究 |
||
10:50-11:20 |
报告人:孙毓忠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报告题目:云数据中心新型高效容器镜像分发技术研究 |
异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与系统
论坛简介:近年来,数据规模快速增长使得Hadoop、Spark等大数据批处理系统在现实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应用对数据处理时效性需求不断加强,促使诸如Flink的大数据流式处理系统应运而生。现实中的很多大数据应用,比如高通量视频处理应用,既需要处理大量数据,又对数据处理时延有极高要求,亟需将批处理技术和流式处理技术进行整合。在处理器方面,GPU已成为加速数据处理的重要硬件,而现有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Flink仍以通用处理器为主。因此,有必要研究构建面向CPU-GPU异构体系结构的高性能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与系统,充分利用新型硬件的加速特性。“异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与系统”项目论坛将针对传统大数据处理系统中批处理和流处理模式分离、CPU-GPU 异构体系结构中高通量与时效性的矛盾、高通量数据流系统中数据注入和数据处理性能不匹配等问题,讨论如何构建统一数据流模型执行引擎,兼容传统大数据处理系统中批处理和流处理模式,以及基于数据流的编程模型、异构资源管理、性能分析工具、数据存储技术、异构执行引擎等技术,并讨论可在高通量视频处理等领域推广应用的数据流软件工具链。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异构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与系统 论坛主席:周傲英 (华东师范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阳王东 (湖南大学) 报告题目:流式大数据计算平台的视频智能处理技术 |
主持人:周傲英 | 会议厅 3-1 |
9:00-9:30 |
报告人:徐辰 (华东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异构体系结构的分布式数据流处理引擎 |
||
9:30-10:00 |
报告人:汤小春 (西北工业大学) 报告题目:异构集群管理系统及混合资源调度框架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聂铁铮 (东北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Key-Value模型的大数据存储管理 |
||
10:50-11:20 |
报告人:苏华友 (国防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全 GPU 实现的批量多任务级联神经网络人脸检测算法 |
面向图计算的通用计算机技术与系统
论坛简介:万物皆关联,作为表达关联关系的最佳方式,图广泛运用于表示现实生活中的诸多应用场景,例如,社交网络、文献网络、交通网络与知识图谱等。与此同时,在金融分析、电力系统运行、国家安全监测等多个重要应用领域,关联数据分析的需求日益膨胀,图计算已然成为人们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作为大数据处理的一种典型模式,图计算不仅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对系统软件、数据管理和处理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值此,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资助了“面向图计算的通用计算机技术与系统”项目。本次论坛邀请了项目组各课题的技术骨干,将围绕图计算的体系结构、系统软件、数据管理、以及分布式处理等多个方面进行介绍,重点探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一些重要进展,增进项目组和业界之间的交流。
9月28日 上午 8:30-12:05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面向图计算的通用计算机技术与系统 论坛主席:廖小飞 (华中科技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叶笑春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报告题目:图计算的不规则性与加速结构设计 |
主持人:廖小飞 | 会议厅 3-2 |
9:00-9:30 |
报告人:郑龙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图计算的加速器 |
||
9:30-10:00 |
报告人:邵志远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图计算加速器的横向扩展技术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李超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图计算平台的系统设计折衷分析 |
||
10:50-11:20 |
报告人:邹磊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图的知识图谱数据管理 |
||
11:20-11:50 |
报告人:姜进磊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分布式环境下图随机游走问题的高性能计算 |
||
11:50-12:05 |
报告人:李顺(NVIDIA) 报告题目:GPU加速大数据科学 |
可成长软件技术论坛
论坛简介: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人-机-物”三元融合应用模式正不断加速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其软件基础设施面临着环境资源不断变迁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亟需以智能化为手段、以可成长为本质的可持续演化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持续演化的智能化软件理论、方法和技术”项目围绕“可成长软件的架构模型与运行机理”以及“复杂软件系统的成长能力挖掘与增强”两大科学问题,研究可成长软件范型理论、持续演化方法和技术及其支撑平台,并针对国防、民生、科学研究等关键领域场景开发解决方案。论坛以“可成长软件技术”为主题,邀请项目各课题的技术专家汇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报告内容包括软件大数据与自动化理论、容器化平台的深度软件定义方法、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化软件质量保障方法、面向数据驱动应用的自动修复技术、以及智能电网关键领域的软件适应与协同演化等五个方面。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可成长软件技术论坛 论坛主席:许畅 (南京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张路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软件大数据与软件自动化 |
主持人:许畅 | 会议厅 3-3 |
9:00-9:30 |
报告人:魏峻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报告题目:面向容器化软件平台的深度软件定义方法 |
||
9:30-10:00 |
报告人:马晓星 (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作为软件部件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质量保障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陈立前 (国防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Efficient Automated Repair of High Floating-Point Errors in Numerical Libraries |
||
10:50-11:20 |
报告人:钱琳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报告题目:新一代智能电网支撑系统自主适应与协同演化 |
大数据与云际计算
论坛简介:云计算生态中云服务提供者的独立性是天然存在的,但由此带来的单一云服务商边际效益下降、云服务用户平台锁定等痛点问题已严重制约云产业的健康发展。为解决云计算发展新时期的瓶颈性问题,云际计算作为一种前瞻性研究对象,应运而生。云际计算是以云服务提供者之间开放协作为基础,通过多方云资源深度融合,方便开发者通过“软件定义”方式定制云服务,创造云价值,实现“服务无边界、云间有协作、资源易共享、价值可转换”的新一代云计算模式。其不仅关注消除云际协作的技术障碍,更关注消除云际协作的利益障碍。云际计算项目组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云际计算新概念,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开启了云计算前沿研究新方向。围绕云际计算,项目组提出了支持不同云自主协作与利益交换的体系结构模型、支撑商业模式创新的云际协作环境、支持异构云加入“云际云”生态的对等协作规则框架、支持云计算基础设施层的互操作技术等。上述成果已在跨云数据流通交易以及云际应用案例中得到了初步验证。本论坛紧密围绕云际计算参考架构实现,从云际计算案例体系结构模型、云际互联、云际存储、跨云计算、虚拟专云等共性关键支撑技术及综合定制技术等角度,系统阐述当前取得的研究进展。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大数据与云际计算 论坛主席:王意洁 (国防科技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尹刚 (湖南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基于云际计算的开放在线实践教学创新平台 |
主持人:王意洁 | 会议厅 3-4 |
9:00-9:30 |
报告人:尹浩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云际互联与医疗大数据示范应用 |
||
9:30-10:00 |
报告人:沃天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软件定义的云际存储关键技术、系统及应用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夏虞斌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HCloud:跨云的无服务计算平台 |
||
10:50-11:20 |
报告人:曹东刚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云际环境下虚拟专云的资源管理 |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云端协作
论坛简介: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工业互联网正得到以美、德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政府和产业界高度重视,也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工业互联网以智能机器、网络、工业云构成的“云端”架构为基础,是工业智能化、网络化、柔性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其目标是通过云端协作对工业数据进行全面深度感知(感)、高效实时联网传输(联)、快速计算处理和高级建模分析(知),从而实现智慧决策优化和精准执行控制(控)。然而,工业互联网“感、联、知、控”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如下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挑战:(1)工业互联网中云端协作与融合的理论架构设计实现问题;(2)复杂工业生产环境下异构信息自适应感知、大规模异质终端高效安全互联问题;(3)柔性生产过程中工业大数据高效处理、智能决策问题。针对以上挑战问题,本次论坛通过设置“工业互联网的云端融合”、“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无线感知技术研究与实践”、“大规模异质互联网的高效安全互联”、“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动态传算”、“以智赋能共建南钢工业互联网生态”以及“泛在定位物联网应用示范”等等几个主题报告,对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在典型行业的应用示范展开深入研讨、探索与交流。
9月28日 上午 8:30-11:5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智能云端协作 论坛主席:罗军舟 (东南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罗军舟 (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工业互联网的云端融合 |
主持人:罗军舟 | 会议厅 3-5 |
9:00-9:30 |
报告人:金梦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无线感知技术研究与实践 |
||
9:30-10:00 |
报告人:张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大规模异质互联网的高效安全互联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刘亮 (北京邮电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工业互联网的动态传算 |
||
10:50-11:20 |
报告人:孙茂杰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以智赋能共建南钢工业互联网生态 |
||
11:20-11:50 |
报告人:周铭嘉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泛在定位物联网应用示范 |
数据驱动的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技术与平台
论坛简介:云计算是推动信息技术能力实现按需供给、促进信息技术和数据资源充分利用的全新业态,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云数据中心是云计算的关键基础设施,其不断扩展,催生了新的大规模多云数据中心协作管理模式,给数据驱动的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本论坛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据驱动的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技术与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重点报告5 类关键技术:大规模云数据中心运行数据采集与管理技术、运行能效评估与预测技术、数据驱动的云资源智能调度与管理技术、面向典型应用的云工作流智能管理与调度技术、智能管理系统研制及其应用示范。在上述关键技术攻关的基础上,建立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与运维体系架构,研制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与服务能力保障系统,形成数据驱动的大规模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与运维规范、标准体系,突破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系统研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并面向典型工业应用开展云数据中心智能化管理与运维应用示范。
9月28日 上午 8:30-11:5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数据驱动的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技术与平台 论坛主席:夏元清 (北京理工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夏元清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驱动的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技术与平台 |
主持人:夏元清 | 会议厅 3-6 |
9:00-9:30 |
报告人:韩锐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大规模云数据中心运行数据管理关键技术 |
||
9:30-10:00 |
报告人:刘峥 (南京邮电大学) 报告题目:数据驱动的数据中心能效评估与预测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孙立峰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云资源调度 |
||
10:50-11:20 |
报告人:闫策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典型应用的云工作流智能管理与调度关键技术 |
||
11:20-11:50 |
报告人:刘刚 (北京航天智造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系统应用验证 |
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
论坛简介:自然人机交互作为影响人类生活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颠覆性信息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在云计算与大数据时代下,教育、办公、医疗等国民经济重要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支撑上述行业变革的核心,延续了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传统形态的教室、会议室和诊室等正逐步被智能交互环境所替代。这过程中面临着交互场景复杂性,交互通道多样性,交互信息海量性等一些共性挑战,这些难题的破解有赖于自然人机交互中共性关键技术的突破。论坛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邀请在人机交互领域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的科研机构,在教育、办公、医疗领域知名的应用单位及企业,以自然人机交互中多源信息捕获、感知、认知为主线,围绕穿戴式目标动作捕获及识别、大幅面高分辨触控设备及智能交互、非精确交互信息的融合感知计算和一致性呈现、云端融合下的海量交互信息理解等主题,介绍当前的相关研究工作的前沿进展及应用成果。
9月28日 上午 8:30-11:5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云端融合的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 论坛主席:田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
|||
8:30-9:00 |
报告人:田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报告题目:云端融合自然交互设备和工具主要研究进展 |
主持人:刘杰 | 会议厅 3-7 |
9:00-9:30 |
报告人:夏侯士戟 (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新型穿戴式体感交互设备研究 |
||
9:30-10:00 |
报告人:焦阳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盲人的触觉认知与交互体验设计研究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杨承磊 (山东大学) 报告题目:虚拟现实教育系统中的多感知自然交互技术 |
||
10:50-11:20 |
报告人:杨国花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报告题目:交互意图理解核心算法及应用 |
||
11:20-11:50 |
报告人:刘杰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报告题目:自然人机交互技术教育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 |
大数据多模态交互协同关键技术
论坛简介: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发展迅猛,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推动力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也为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实现人与计算机间信息的自然交互是这些技术发展所要解决的共同难点之一。本论坛围绕大数据多模态交互协同关键技术,探讨大数据多模态增量式交互推理基础理论、多模态自适应选择的高鲁棒协同感知、视听触虚实配准的强真实感混合呈现、多模态时空深度融合的准确意图理解、多模态虚实融合的人机交互系统与应用示范。
9月28日 上午 8:30-11:5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大数据多模态交互协同关键技术 论坛主席:徐常胜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
8:30-9:00 |
报告人:薛晖 (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普适化标记分布学习理论 |
主持人:徐常胜 | 会议厅 3-8 |
9:00-9:30 |
报告人:张志政 (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多上下文交互推演 |
||
9:30-10:00 |
报告人:谷洋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报告题目:多模态自适应选择的高鲁棒协同感知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王党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报告题目:视听触虚实配准的强真实感混合呈现技术 |
||
10:50-11:20 |
报告人:杨明浩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报告题目:多模态时空融合的准确意图理解 |
||
11:20-11:50 |
报告人:翁冬冬 (北京理工大学 ) 报告题目:从虚拟现实到同步现实-多模态感知融合交互为半沉浸系统带来的新挑战 |
多源异构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论坛简介:政府和央企在数据开放、共享的过程中,总会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不知道存储数据的位置或者不知道如何整理数据,需要协调各个方面的关系把数据库打开,这个时候数据的开放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且协调非常的难,获得数据过程中会出现低采集比例、完整性低、一致性差、不准确导致的数据可用性弱等一系列问题。本论坛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跨时空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开放共享技术与平台(共性关键技术类)”重点报告5 部分内容:容量增强的变分神经对话模型、面向跨域应用的数据汇聚与语义融合方法、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用户画像构建技术、大数据开放共享技术研究与平台、异构数据转储与治理技术。针对政府及大企业数据开放存在的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研发了数据采集、数据整合、数据加工等软件工具,搭建了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平台支持事件关联推测、时空属性智能补齐、时空错误自动纠偏的数据时序排列,在面向受限条件、开放计算环境下,对政府数据进行采集、展现和管理,提供从数据的采集清洗、数据整合、数据加工、开放共享和集成交易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实现政府开放数据的原始性、及时性、开放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多源异构数据开放共享平台建设 论坛主席:王腾江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
|||
8:30-9:00 |
报告人:郑亚男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容量增强的变分神经对话模型 |
主持人:王腾江 | 会议厅 4-1 |
9:00-9:30 |
报告人:杜云涛 (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跨域应用的数据汇聚与语义融合方法初探 |
||
9:30-10:00 |
报告人:钱凌飞 (大连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多源异构数据的用户画像构建技术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王相成 (浪潮通用软件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大数据开放共享技术研究与平台 |
||
10:50-11:20 |
报告人:单震 (浪潮软件集团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异构数据转储与治理技术 |
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论坛简介:大数据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对其进行有效分析将深远影响国计民生的诸多方面。然而,大数据的高维、多源、不确定、领域化等特性给现有分析体系带来严峻挑战。本论坛围绕大数据分析基础理论支撑、大数据分析方法技术体系和大数据分析平台与应用示范,依托“云计算与大数据”重点研发项目《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的最近研究成果,介绍相关方面的前沿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进展。具体内将包括大数据机器学习理论和方法、大数据可视分析理论和方法、多源不确定数据挖掘方法与技术、自动深层化知识处理方法与技术、大数据分析平台与应用示范等方面,促进学界业界交流,促进大数据分析基础理论和方法技术发展。
9月28日 上午 8:30-12:0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大数据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论坛主席:张敏灵 (东南大学) |
|||
8:55-9:00 | 开幕式 |
主持人: 张敏灵、李宇峰 |
会议厅 4-2 |
9:00-9:30 |
报告人:孟德宇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Variational Denoising Network: Toward Blind Noise Modeling and Removal |
||
9:30-10:00 |
报告人:巫英才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体育数据可视分析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1:00 |
报告人:叶翰嘉 (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针对多源异构数据的多度量学习研究 |
||
11:00–11:30 |
报告人:胡伟 (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表示学习的知识图谱实体对齐方法 |
||
11:30–12:00 |
报告人:陈静静 (复旦大学) 报告题目:视频内容识别:数据与评测 |
"AI+大数据"助力智慧教育
论坛简介: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教育由于具有智能化、个性化、泛在化等特点,正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也是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在此背景下,“云计算和大数据”重点专项项目“教育大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及其智慧教育示范应用”项目组针对教学、管理、评价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以行为数据、管理数据、知识资源等教育大数据为对象,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教育理论的深度融合,突破教育知识图谱构建与导航学习、个性化教育资源融合与推荐、在线学习助手、教学效果评价等一系列智慧教育使能技术,并开展平台研制与大规模示范应用。
9月28日 上午 8:30-11:2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AI+大数据"助力智慧教育 论坛主席:刘均 (西安交通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刘均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知识森林:聚合碎片化知识的教育知识图谱 |
主持人:朱海萍 | 会议厅 6-1 |
9:00-9:30 |
报告人:唐晋韬 (国防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MOOC的在线教育资源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
||
9:30-10:00 |
报告人:刘知远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尝试——以学堂在线“小木”在线学习助手为例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许炜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不同场景下的学习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 |
||
10:50–11:20 |
报告人:田锋 (西安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大数据促进智慧教育管理 |
大数据计算理论
论坛简介:本论坛是云计算和大数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据科学的若干基础理论”主题论坛。大数据已成为人类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方法,发明新技术,形成新产业的重要基础。大数据基础设施与软件平台的构建,大数据的应用分析,有关标准与规范的制订,都必须研究资源汇聚、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分析挖掘、安全保障和按需服务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又依赖于对数据科学中若干基础理论的研究。本项目拟研究其中的以下核心科学问题:如何表示和度量大数据?如何刻画大数据计算问题的难度?如何有效处理大数据?如何科学权衡大数据计算开销与求解精度?如何节省大数据存储空间提高访存效率确保数据一致可靠?如何保护大数据中的权属?本项目的研究目标是形成有国际影响的数据科学理论体系。研究内容包括:大数据泛构及其有效度量的理论与方法;大数据的计算模型及其复杂性下界与分类;高通量计算与近似计算的理论与算法;大数据的副本一致性理论及编码理论;大数据权属保护理论与方法。本论坛将以“大数据计算理论”为线索,针对大数据的度量、计算、通信、存储、权属等各方面的理论做一系列学术报告。
9月28日 上午 8:30-11:5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大数据计算理论 论坛主席:殷建平 (东莞理工学院) |
|||
8:30-9:00 |
报告人:毛睿 (深圳大学) 报告题目:大数据泛构:应对多样性挑战的通用模式 |
主持人:殷建平 | 会议厅 6-2 |
9:00-9:30 |
报告人:孙星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数字水印的大数据权属保护 |
||
9:30-10:00 |
报告人:华强胜 (华中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新型存储器件的低通信复杂度大数据处理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李永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报告题目:高效可扩展键值存储系统 |
||
10:50–11:20 |
报告人:尹一通 (南京大学) 报告题目:面向大数据的采样与计数 |
||
11:20-11:50 |
报告人:刘新旺 (国防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大规模多模态高通量数据的聚类算法研究 |
脑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
论坛简介:本论坛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脑机协同混合智能关键技术、平台装置及应用”( 所属专项:“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整合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优势力量,聚焦如下系列关键技术:(1)可穿戴脑电信号低功耗获取及嵌入式处理关键技术;(2)可穿戴、多模态脑信号解析与脑活动认知状态判读关键技术;(3)脑智能与机器智能融合关键技术;(4)融合自然人机交互与脑机交互的混合脑机交互关键技术;(5)多模态脑机协同与残疾人功能辅助康复关键技术。该项目目前进展顺利,已经取得系列具有较大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并完成了多项技术的临床示范应用和成果转化。论坛9位报告人均为该项目参与人员,一位报告人重点介绍脑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概况,其余报告人重点介绍该项目的重大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器件、脑信号分析与脑机交互算法、高效的脑机交互范式、脑机交互与协同技术的临床应用等方面。
9月28日 上午 8:30-12:1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脑机交互关键技术及应用 论坛主席:李远清 (华南理工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李远清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脑信号分析与多模态脑机接口 |
主持人: 李远清、高小榕 |
多功能厅 1 |
9:00-9:20 |
报告人:闫镔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fMRI的视觉功能编解码与深度神经网络 |
||
9:20-9:40 |
报告人:徐鹏 (电子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脑电网络的行为预测及疾病诊断 |
||
9:40-10:00 |
报告人:周宗潭 (国防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脑机交互的智能移动机器人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高小榕 (清华大学) 报告题目:脑机接口技术的新进展研究 |
||
10:50-11:10 |
报告人:刘越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虚拟现实的混合脑机交互关键技术与装置 |
||
11:10-11:30 |
报告人:刘景全 (上海交通大学) 报告题目:可穿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及应用 |
||
11:30-11:50 |
报告人:潘纲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脉冲神经网络模型与应用 |
||
11:50-12:10 |
报告人:冯筠 (西北大学) 报告题目:BBW: a Batch Balance Wrapper for Training Deep Neural Networks on Extremely Unbalanced Datasets with Few Minority Samples |
大数据环境下云端融合的VR/AR实验
论坛简介:我国中小学实验条件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中西部学校存在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问题,即使在发达地区,实验教学手段、实验方法、教学理念等依然远远无法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虚拟实验教学具有无地点约束、低成本和安全的三大优势,结合云计算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我国28万家中学面临的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短缺等问题。本论坛将围绕云计算、虚拟现实、探究式学习、web技术等话题展开讨论,从多个方面剖析如何在云端实现虚拟实验互联,实现我国优质教学资源远程教育的共建共享,更好地阐释和展现科学原理,并开发新型的教学实验。
9月28日 上午 8:30-11:40 | |||
---|---|---|---|
时间 | 事项 | 地点 | |
云计算与大数据项目论坛-大数据环境下云端融合的VR/AR实验 论坛主席:潘志庚 (杭州师范大学) |
|||
8:30-9:00 |
报告人:潘志庚 (杭州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基于VR/AR的虚拟实验 |
主持人:潘志庚 | 多功能厅 2 |
9:00-9:30 |
报告人:张宏鑫 (浙江大学) 报告题目:图形云计算及其应用 |
||
9:30-10:00 |
报告人:徐光涛 (杭州师范大学) 报告题目:虚实融合实验环境中的探究式学习 |
||
10:00-10:20 |
茶歇 |
||
10:20-10:50 |
报告人:曹明亮 (广东虚拟现实产业研究院) 报告题目:虚拟电子学习环境的情境构建 |
||
10:50–11:20 |
报告人:金一飞 (乐步教育) 报告题目:web技术在虚拟实验项目中的应用 |
||
11:20-11:40 |
提问交流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