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博士生武静、牛鑫、裴强宇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时间:2025-05-08 09:34:26

202557日下午,余辰教授指导的博士生武静、牛鑫、裴强宇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武静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面向边缘智能的资源调度优化机制研究”。针对边缘智能场景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论文从资源优化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出发,充分挖掘边缘智能任务的动态性与关联性特征,提出动态优化与全局优化:(1)延展时间跨度,挖掘边缘智能任务执行时延的变化性,并充分利用任务内子任务间的时间依赖关系,实现动态资源优化机制,解决资源闲置问题;(2)细化空间粒度,针对边缘智能任务DNN层重叠,提出DNN“再对齐”概念,通过对DNN进行二次切分,合理提取公共层,实现计算共享与资源复用,解决资源重复分配问题;(3)拓宽空间广度,针对边缘智能任务资源共享场景,将性能干扰、任务优先级需求和公平性约束纳入统一优化体系,实现联合资源优化机制,解决资源错置问题。

牛鑫的博士论文题目为“面向边缘智能服务流程的时延优化研究”。论文针对边缘智能服务过程中的任务分配、任务执行、任务完成三个阶段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贡献包括:(1)针对边缘服务器过载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终端设备时空位置的计算回载机制,有效优化了任务分配策略并降低了系统整体时延;(2)针对边缘设备计算资源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型选择与划分机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增强了模型推理的时效性;(3)针对DNN模型中冗余计算导致计算任务无法按时完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型早退出的计算任务保障机制,降低边缘设备提供智能服务的时延,提升了任务完成率。

裴强宇的博士论文题目为“边缘数据中心的高能效系统架构研究”。论文面向边缘数据中心设计了一套高能效系统架构。主要贡献包括:(1)提出一种热效应感知的推理任务重分配架构,在不改造现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以非常有限的性能影响有效均衡了热分布;(2)提出一种硬件级的细粒度温水制冷架构,在不对负载产生影响的前提下,显著提升了边缘数据中心的制冷效率和整体能效;(3)提出一种基于分区的制冷调控和推理负载调度协同架构,通过实施更大程度的侵入式调控,大幅提升了边缘数据中心的整体能效。

答辩委员会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何炎祥教授(主席)、吴黎兵教授、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郑渤龙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邓贤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瑞轩教授组成。委员们分别从研究问题、机制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进行提问,答辩人均一一做了细致的解答。

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认为武静、牛鑫、裴强宇三位同学的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一致同意通过这三位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通讯员:武静、牛鑫、裴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