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8-9日,“计算系统虚拟化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973项目第四次研讨会在湖北赤壁召开。
本次研讨会由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主办,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航天二院、湖南大学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和技术骨干共48人参加了此次会议,项目组专家美国南加州大学黄锴教授和清华大学郑纬民教授到会指导工作,此外,4位太阳计算机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太阳计算机系统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工程师们也应邀参加了学术研讨,项目首席科学家金海教授主持会议。
根据金海教授的部署,由北京大学课题组进行单虚拟机的总体设计。在3月8日召开的会议上,北大课题组的汪小林老师首先向大家报告了虚拟机的整体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虚拟机管理器作为一个模块,内嵌在一个宿主操作系统的架构,并在虚拟机管理器内部,按功能和管理的需要进行了清晰的层次和模块划分,如计算资源虚拟化层,虚拟资源管理层和虚拟机管理器的接口层等。报告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围绕对系统的总体架构和模块的功能等大家进行了深入激烈的讨论。
接下来,国防科技大学课题组分两个方面讲述了他们的研究情况,第一方面的研究是高效的动态二进制翻译、第二方面的研究是处理器核优化设计。针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他们提出了指令集扩展、硬件加速器定制以及二进制翻译协处理器实现方案。
清华大学课题组针对多机虚拟化研究方向对虚拟集群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并进行了系统结构设计、核心功能设计和用户接口设计。
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及其子课题组湖南大学课题组汇报了他们在虚拟用户环境方面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课题组在“多平台共享的虚拟桌面环境”和“可切换多桌面工作环境”两个研究方向的实现方面已取得了初步进展。
上海交通大学课题组在北京大学提出的单虚拟机的设计基础上提出了他们的虚拟机安全方案。
最后,太阳计算机系统(中国)公司上海分公司的解决方案结构师熊大勇介绍了该公司的虚拟化技术研究情况。
3月9日,浙江大学课题组首先讲述了他们在虚拟机性能评测和虚拟机网络性能评测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通过程序静态、动态分析,分析模型等多种方案来对虚拟机的性能进行评测。
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根据高效能计算的需求提出了一整套虚拟化的解决方案,包括处理器虚拟化,操作系统虚拟化与定制等多个方面。
最后,航天二院课题组详细提出了他们在复杂、异构系统仿真中对虚拟化技术的需求。
在本次研讨会上,各课题组在项目首席科学家金海教授的总体部署下,在北京大学所做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详尽的讨论,特别是认真讨论了各课题组的工作如何与北京大学设计的虚拟机整合的问题。与前一次技术研讨会相比,本次讨论会对计算系统虚拟化研究领域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部分讨论已集中到了方案实现的细节上。
研讨会结束时,金海教授对下一次研讨会做了部署,并提出了明确的研讨议题。

合影
通讯员: 喻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