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香港科大刘云浩博士讲授“Self Organizing Network: P2P and WSN”
时间:2007-05-24 16:18:26

5月21日上午,实验室210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刘云浩博士,向在场师生作了题为“Self Organizing Network: P2P and WSN”的学术讲座,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和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讲授“Paper是怎样炼成的”。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化严肃为轻松,寓幽默于学术,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

刘云浩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P2P(对等网络)和WSN(无线传感网络)。他是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特聘研究员,东北大学计算机学院兼职教授,IEEE高级会员,“973”传感器基础研究项目第三子项负责人。他曾担任WWW、INFOCOM、ICNP等多个国际主流会议的程序委员,已在国际会议及期刊杂志上发表70多篇论文,其中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及主流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国际引用累计超过500次。

刘云浩博士首先从技术视点和社会视点阐述了近年来P2P领域研究的发展情况,指出由于大型服务器的繁忙和小型机器闲置的矛盾造成网络资源浪费,以及社会生活中娱乐意识的增强,带来了P2P领域研究的兴盛。随后,刘博士讲授了从Wireless Sensor到WSN的研究历程,并结合他在WSN领域的研究经历和多年的论文写作感悟,形象的将学术研究中的每一种应用、研究点分别比作“大炮”、“炮弹”,提出好论文的完成必须具备“大炮”和“炮弹”,以及在“绝路中寻找出路”的能力,三个条件一个也不能少。

他结合这一观点分析了自己如何在WSN领域研究过程中,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针对应用瓶颈,寻找新的研究点,解决了煤矿安全管理和港口清淤等难题。例如,在港口清淤过程中,他提出了一些新方法,可以实时报告各个处于等高线上的点的淤泥深度,准确划出等高线,避免了传统的清淤工作依靠人工测量造成的耗时、准确性差等缺点,提高了清淤工作效率,增加了港口的利润。

然而,任何科学研究都不是一帆风顺,难免遇到“绝路”,刘博士认为,绝路是出路的起点,敢于解决实际应用中的各种难点,将研究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才能出好成果和高档论文,体现研究的价值。他还特别强调,一篇论文,要仅仅围绕一个问题讲透彻,体现一个闪光点,千万不可奢求在一篇论文中解决所有问题。

刘云浩博士在演讲

金海教授简要介绍刘云浩博士的研究经历和成果

现场师生专注听讲

新闻来源:实验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