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LOGO
金海
实验室主任  金海
Chief Scientist, ChinaGrid Project

Director, Services Computing Technology and System Lab.
Director, Cluster and Grid Computing Lab.
Dean,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实验室二十周年献辞
时间:2020-10-05 11:01:28

七千日风雨成劲旅 二十年汗水铸辉煌



2020年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作为疫情风暴中心的我们,经历了人生中从未经历的一切。全国人民驰援武汉的情景历历在目,四面八方逆行者的身影依依不舍,而武汉76天的煎熬总算换来了举国上下的安康。当看到同学们又重新回到学校的那一刻,我们深感身为中国人的幸福、骄傲和自豪。

2020年对于实验室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年份。2001年我回国后从庞丽萍老师、韩宗芬老师、李胜利老师三位老师手中接下实验室,从那个时候算起,今年已经整整20年了。实验室也从当初的4位老师,10名左右的学生,发展到今天的39位老师、355名学生,形成了包括分布式系统、系统软件与体系结构、大数据、网络空间安全在内的四大研究方向。20年来共毕业硕士研究生857名,博士研究生113名。

实验室从创立开始就坚持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双轮驱动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实验室以“先做人后做事”作为实验室室训,在学生的人格塑造、团队合作和为人处事方面为他们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氛围。实验室在2002年获批“集群与网格计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简称CGCL,同学们就用“穿过丛林”来呼应CGCL这个缩写。我非常喜欢“穿过丛林”这个名字,它寓意着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像是在茫茫丛林中摸索,直到穿过这片茫茫丛林才能看到外面精彩而广阔的世界。尽管实验室在2005年获批了“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简称SCTS),2018年又获批“大数据技术与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简称BDTS),但大家一直倾心于“穿过丛林”这个名字,所以2019年实验室开辟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时用的名字就是“穿过丛林”。

实验室特别注重自身文化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系列。每年一度的实验室暑期年会就是实验室最具特色和最大规模的活动。每年七月底到八月初,实验室全体师生都会封闭三天开会,大家吃住在一起,共同总结和回顾实验室过去一年的成果,其中包括实验室不同研究方向的前瞻学术报告、每个研究小组的成果介绍与成果展示、博士研究生的博士论文撰写提纲报告等。实验室成立二十年,暑期年会就坚持了二十年。在今年受疫情影响、无法大规模举办线下活动的情况下,今年的暑期年会首次采用了腾讯会议+B站直播的方式进行,参加人员除实验室师生外,还有众多感兴趣的本科生,B站直播人气值更是一度突破6800。

实验室另外一项大型师生活动是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说是春节联欢晚会,但因为同学们都回家过年,等开学都快正月十五了,所以春节联欢晚会就演变成了元宵节晚会。晚会上同学们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一些调侃实验室管理严格的段子,非常接地气,令人捧腹大笑,这也从另一个层面反映了蕴藏在理工科学生中的独特文艺细胞。联欢会上还有一项备受同学们欢迎的保留活动,就是由每位老师自掏腰包给学生发红包,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抽奖的热闹场面也成为大家一年中最美好的记忆。

实验室还在2010年创办了自己的内部期刊——《并行与分布式计算通讯》,这是实验室又一文化宣传阵地。期刊一年四期,每季度末出版,每期都有固定的主题。第一期主题是实验室四个研究方向的年度规划;第二期适逢研究生毕业,所以主题是介绍所有当年毕业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第三期介绍过去一年来实验室取得的成果和开发的系统;第四期介绍本年度实验室发表的高水平会议和期刊论文。期刊还有个特色,就是挑选优秀研究生作为每期的封面人物,一般都是在国际顶级学术会议上发表了论文的学生。最新一期的封面人物就是在IPDPS 2019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的2016级硕士生周舜杰。

实验室从2019年8月开始创办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穿过丛林,迄今为止已经吸引了超过2100名用户的关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每周一、周四各发一篇,介绍实验室老师和同学在本领域高水平学术会议和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研究领域综述,或分享师生外出学术交流和专家来访交流的研究动态。此外还有两个固定栏目:“学者风采”和“桃李满天下”,分别介绍实验室的老师和优秀毕业生。“穿过丛林”从创办开始就得到了大家的高度关注,单篇点击阅读量最高达到14125人次。

二十年来,实验室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廖小飞博士获得了包括基金委优秀青年、中组部青年拔尖、教育部青年长江在内的所有人才称号,并于2018年获批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中组部万人计划项目。陈汉华博士2012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励,是我们学院时隔12年以后又一次获得全国百优。另外培养的博士程斌、刘小白获得CCF优秀博士论文,齐力、周知获得CCF优博提名。实验室培养的叙利亚籍留学生Shadi Ibrahim博士获得了法国国家科学院INRIA终身研究员,硕士生狄盛现为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实验室还与澳大利亚联合培养了双博士学位,其中何强博士获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终身教职。此外在海外高校任职的还有:英国华威大学准教授(reader)何黎刚、美国阿克伦大学副教授程恩、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副教授刘小白、日本会津大学副教授李鹏、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助理教授黄健、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助理教授胡丽婷、日本国立室兰工业大学李鹤等多位优秀学子。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实验室毕业生的身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三位教授任伟、姚宏、曾德泽和副教授熊慕舟,湖南大学教授陈浩和孙建华,武汉纺织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何儒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副所长喻之斌,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朱磊,湖北大学教授徐婕,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罗飞,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李丁丁,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徐飞,福建师范大学副教授林立,中山大学副教授周知等。

实验室研究工作脚踏实地,培养的学生在业界也有非常好的口碑。他们当中,有为振兴我国计算机技术实力的有为青年:有专注于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现任武汉卡比特信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的冉龙波,有研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创立ZILLIZ公司并将全球领先的向量搜索引擎 Milvus 开源的谢超,有发起成立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腾讯政讯云政务数据团队负责人的孙傲冰,有负责龙芯3号处理器内核开发、现任江苏航天龙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的陈华才…

也有从技术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总工周润松、美菜网担任技术VP尹佐宁、获得千万美金天使投资自主创业的曾纯强、北京熠智科技有限公司CEO范学鹏、2017MAU计中国最大、最活跃的母婴类社区平台宝宝树CTO乐一帆…

还有在国外知名IT公司的技术担当:ATT Labs科学家王成伟、Afterpay风控与数据科学工程部门负责人张超、Facebook软件工程师叶启伟和工程经理黄琦、Google软件工程师周理科和唐维、ASML Sr, Manage朱漳楠、Amazon AWS软件工程师雷啸…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创新成为第一要素,创新驱动发展。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科研上要积极参加重大科技创新计划,强化国家使命感。对于学生的培养更要以顶天立地的态度、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已任,夯实基础,把握机遇。

    时不我待 只争朝夕。CGCLer再出发!


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八日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