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6日上午,廖小飞教授指导的博士生牛富平和刘海坤教授指导的博士生靳晓忠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牛富平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冗余感知的图处理加速方法研究”。论文聚焦图处理的时空冗余问题,针对图处理三大类型的关键任务开展了冗余感知的加速方法研究,设计了软/硬件协同处理架构以减少访存和计算的时空冗余开销,实现了图处理的运行加速和功耗节省。主要贡献包括:(1)针对图随机游走算法,提出了 SSD 内多层级并行处理加速方法以缩短数据移动路径和消除冗余访存,实现了图随机游走算法处理的性能提升;(2)针对图神经网络训练,提出了 SSD 内集中式异步处理加速方法以消除重复数据访问,实现了图神经网络训练的性能提升;(3)针对超图神经网络推理,提出了基于细粒度数据依赖感知的加速方法以消除冗余访存与计算,实现了超图神经网络推理的性能提升。
靳晓忠的博士论文题目为“存储系统中冗余数据高效检测机制研究”。论文聚焦于缩小冗余数据的搜索空间,分别关注于数据分块,相同数据检索和相似数据检索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主要贡献包括:(1)针对当前数据分块算法检测范围广、扫描速度慢、涉及的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基于搜索空间跳跃来加速数据分块的机制,提升了数据分块的吞吐。(2)针对当前数据块粒度的重复数据检索检测范围过广、检测效率过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I/O因果关系的相同冗余数据检测机制。提升了冗余数据检测效率和去重率7倍左右。(3)对于相似数据的冗余检测,设计了基于近似匹配的相似性检测机制,在使用细粒度的特征增加检测精度的同时使用近似匹配缩小了相似数据块的搜索空间。在维持高去重率的前提下提升了吞吐。
答辩委员会由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李春林教授(主席)、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程大钊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曾德泽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王芳教授和谭支鹏教授组成。委员们分别从研究问题、机制设计、论文撰写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不同角度进行提问,答辩人均一一做了细致的解答。
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认为牛富平和靳晓忠同学的论文达到了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一致同意通过2位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工学博士学位。
(通讯员:牛富平、靳晓忠)